今日解读!“光储同行”构筑低空经济能量底座:朱共山解读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趋势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7-05 14:03:36 51 0条评论

“光储同行”构筑低空经济能量底座:朱共山解读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趋势

北京时间2024年6月15日 - 在近日举办的“2024光储产业峰会”上,隆基绿能董事长兼CEO朱共山发表演讲,从“光储同行”的角度,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深刻的解读。

朱共山:光伏与储能正处于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

朱共山指出,光伏和储能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,两者之间具有高度互补性。光伏发电可以为储能提供清洁、低成本的电力,而储能可以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,实现电力的平稳供应。

近年来,随着光伏和储能技术的快速进步,以及成本的不断下降,光储一体化应用模式正加速发展。光储一体化是指将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集成在一起,实现光伏发电的实时利用,有效提高了新能源系统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。

“光储同行”构筑低空经济能量底座

朱共山认为,光伏与储能的深度融合,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。低空经济是指以无人机、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、直升机、传统固定翼飞机等低空飞行器为载体的经济形态。

低空经济的发展,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。由于低空飞行器具有移动性强、航程短等特点,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难以满足其需求。光伏与储能的结合,可以为低空飞行器提供清洁、可靠、灵活的电力供应,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。

光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

朱共山表示,光伏与储能的“同行”,将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。未来,光储一体化应用模式将更加普及,低空经济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
他预计,到2030年,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GW以上,储能电池总需求量将达到10TWh以上。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也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。

“光储同行”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

朱共山强调,光储产业的发展,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。他呼吁光伏、储能、低空飞行器等领域的企业加强合作,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发展,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
分析:

朱共山的演讲,为光伏、储能和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光储一体化应用模式的普及,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。未来,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加清洁、高效、智能的低空经济体系。

未来展望:

随着新能源技术和低空飞行技术的不断进步,光储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空间。这不仅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升级发展,也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:特斯拉均价跌破25万,问界M9成新宠

北京 - 2024年6月17日 - 据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4月,国内造车新势力成交均价排名前十为:

  1. AITO问界汽车(39.8万)
  2. 腾势汽车(37.8万)
  3. 理想汽车(35.3万)
  4. 蔚来汽车(31.5万)
  5. 岚图汽车(30.6万)
  6. 阿维塔汽车(30.5万)
  7. 极氪汽车(27.5万)
  8. 小米汽车(26.1万)
  9. 小鹏汽车(25.9万)
  10. 特斯拉(25.2万)

值得注意的是,特斯拉的成交均价排名第十,低于小鹏汽车、小米汽车和问界汽车。这与以往特斯拉被认为是豪华品牌的认知不同。

特斯拉之所以排名下降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  • **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下降。**这两款车型是特斯拉的主销车型,在连续降价之后,起售价格都已低于25万元。
  • **特斯拉提供了大量的购车补贴政策。**为了刺激销量,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提供了多种购车补贴政策,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。
  • **其他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力提升。**近年来,其他造车新势力推出了多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,在产品质量、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,对特斯拉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压力。

问界汽车的强势表现则得益于其高端SUV问界M9的热销。问界M9由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,拥有强大的智能化配置和出色的产品性能,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好评。

**总体来看,**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。特斯拉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,其他造车新势力正在奋起直追。未来,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,产品和服务也将更加多元化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。

以下是一些分析人士的观点:

  • 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:“特斯拉的成交均价下降,表明其在华的豪华品牌形象正在逐渐弱化。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为了迎合中国市场,推出了多款价格更低的车型,并提供了大量的购车补贴政策。”
  • 另一位分析师则认为:“其他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力提升是特斯拉排名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近年来,其他造车新势力推出了多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,在产品质量、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,对特斯拉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压力。”

**未来,**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。谁能最终胜出,还有待市场检验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7-05 14:03:36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从当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